啟普發生器常稱氣體發生器,想到1862年荷蘭科學家啟普創造發明而出名的,它作為無需要加溫、由小塊固態與液體反映制得難溶氣體實驗室儀器發生器。
啟普發生器由上部的球型布氏漏斗、下邊的容器及用雙孔橡膠塞與器皿連接的帶活塞的導氣管3組合而成。若加酸數量較多時,為避免硫酸液從球型布氏漏斗外溢,可以從球型布氏漏斗外沿根據雙孔塞聯接一個布氏漏斗(若加酸量不大時,可以不用選配布氏漏斗)。啟普發生器使用非常方便,當打開導氣管的活塞桿,球型布氏漏斗里的液態掉入器皿與窄口上固態觸碰而出現汽體;當關掉活塞桿,形成氣體將液態壓進球型布氏漏斗,使固、液態實驗試劑脫離接觸而反映細則終止,能夠長時間重復使用。
啟普發生器規格以球型布氏漏斗的容積尺寸差別,常見為250 mL或500 mL。
使用規范:
(1)安裝啟普發生器時,需在球形布氏漏斗與器皿磨紗口間涂少許甘油,以避免漏汽。在器皿中間窄口上邊加一硅膠圈或墊適當玻璃纖維棉,以避免固態掉落砸傷人器皿下邊,造成事故。
(2)使用時要檢查氣密性。
(3)添加實驗試劑時,先放小塊固態。挑選大小合適的小塊固態實驗試劑從器皿上端排氣口放進,勻稱放置球型布氏漏斗頸的周邊,塞外帶導氣管的雙孔塞后,開啟活塞桿,然后從球型布氏漏斗口添加液作實驗試劑,直到進入容器后又剛好浸入固態實驗試劑,這時關掉導氣管里的活塞桿備用。
(4)啟普發生器嚴禁加溫應用。
(5)若需更換液態實驗試劑時,可以將啟普發生器放置于試驗桌旁,使器皿下邊瓶塞靠外外伸桌邊沿,下邊用一容量超過球型布氏漏斗的容器接上,再小心開啟瓶塞,盡量使藥液流到承攬器皿,待快流干液態時,可傾斜儀器設備使液態所有倒出來,塞緊瓶塞后,即可再次加液。
(6)啟普發生器主要用于制取氫氣、二氧化碳、硫化氫。不能用來制得乙炔氣體和氮的氧化物等氣體。